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7 题号:15496908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周代就开始种植行道树,是世界上种植行道树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国家。与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树不同,城市的行道树通常栽种在一米见方,80厘米深的树池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周代时期行道树的主要作用是(     
A.吸烟滞尘,美化环境B.标记道路位置及范围
C.分隔机动车道和人行道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与自然环境下的树木相比,大部分城市行道树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表现在(     
①废气笼罩,低温冷害②根域空间狭小③土壤肥力不足④水分难以涵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为较好地发挥行道树的功能,城市在选择行道树种时一般选择(     
A.树冠大且密,耐修剪的树B.树干直且细,四季常绿树
C.生长速度快,易结果的树D.吸水能力强,易拱根的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的雕像溶蚀厚度已超过了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和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2016-07-14更新 | 1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B.工业区
C.交通区D.住宅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011-02-18更新 | 6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B.对城市土地质量会有不良影响
C.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水质、水量
D.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且建筑群会影响风速和风向
2017-05-23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