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气象灾害 > 洪涝和旱灾等气候灾害 > 洪灾的防治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15516700

圩田是中国古代人们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一种造田方法。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也有指垸是一种在多水地区的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统称“圩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种水稻的“圩垸”地区相比,种棉花的“圩垸”地区环境特征表现为(     
A.地势较高,土质黏重B.地势低洼,土质黏重
C.地势低洼,土质疏松D.地势较高,土质疏松
2.目前,“圩垸”地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土地红漠化D.农药污染
3.“平垸行洪”说明“圩垸”地区(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C.河堤坚固,水流通畅D.河湖密布,水流平稳
21-22高三下·河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7月21日,郑州24小时降雨量达到624.1毫米。其中,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持续强降雨造成郑州城市内涝,交通、通信、供水等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此次郑州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不可能是(     
A.③较多B.④较少C.⑤较多D.⑥较多
2.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州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     
A.提供灾情实时影像B.统计受灾人口数量
C.分析雨区移动轨迹D.确定救灾人员位置
3.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②洪水来临时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发触电事故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2-04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22年9月联合国气象机构预测,始于2020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持续至今年年底,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的“三重”拉尼娜现象。今年夏季,我国平均气没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少。受旱灾影响,2022年中国被食产量冲击7亿吨的目标落空。图为我国2022年8月旱情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8月旱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减弱,雨带偏北B.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增强,雨带偏北
C.西北太平洋海水水温偏高,提供大量水汽D.西北太平洋海水水温偏低,形成下沉气流
2.中国旱涝灾害频繁,为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应当重点(     
①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②加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③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④加速农产地区非农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2-23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洪涝频发的河段。下图为荆江河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防治荆江河段产生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上游河段修水库②该河段裁弯取直③下游地区植树造林④该河段加固堤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21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