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55201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14.1178亿,其中流动人口(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7582万人,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下表为第七次人口普查跨省流动数量前五位的省(区、市)数据(单位:万人)。

省(区、市)2020年常住人口2019年户籍人口省级净流入省(区、市)2020年常住人口2019年户籍人口省级净流出
广东1260196632938河南9937114861549
浙江645750391418安徽610271191017
上海248714691018四川83679100733
北京21891392797贵州38564571715
江苏84757858617广西50125695683

(1)归纳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点。
(2)分析安徽省省际流动人口多的原因。
(3)说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有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7年春运从1月8日起至2月17日,为期40天。

材料二: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3)分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4)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020-03-01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胡焕庸线能否突破?一些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的观点是:我国陆地国土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这种自然结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明显改变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盛和的观点是:在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西北半壁有望迎来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提升经济与人口集聚能力,从而高质量突破胡焕庸线。

(1)西北内陆地区总体人口稀少,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为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提高科技水平B.大规模建设新兴城市
C.扩大耕地面积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4)胡焕庸线两端点的城市名称A:____、B:____
(5)限制我国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人口容量的因素是____
(6)近年来“胡焕庸线”西侧地区人口外迁现象趋缓,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7)任选其中一位学者,概括其观点的地理要素。
2023-12-23更新 | 1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小普查各省份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与普查时5年前常住地的调查数据,可以推算普查时前5年内各省份的省际迁移人口。下表示意2000-2020年4个5年时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净迁入人口数量变化。

净迁入人口数量/万人
合计东部中部西部
2000-2005年东部2315-1464851
中部-1506-1464--42
西部-809-85142-
2005-2010年东部3183-20461137
中部-2143-2046--97
西部-1040-113797-
2010-2015年东部2219-1434785
中部-1515-1434--81
西部-704-78581-
2015-2020年东部1952-1357595
中部-1462-1357--105
西部-490-595105-
(1)从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角度,以2010年为界对比分析我国东、中、西部间人口迁移规模变化的原因。
(2)简述2000-2020年人口迁移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