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252 题号:1564668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黄河源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岛状冻土和季节冻土交错分布,面积占流域冻土近80%。近几十年来,因气候变暖使黄河源区冻土退化严重,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说出黄河源区冻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退化情况并简述冻土退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干旱、降水稀少)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B____
(2)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西北主要要分布在____ 区和____区。
(3)西北地区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因此由东向西形成的自然景观是:从草原过渡到____再到____
(4)据图,除了自然原因,请简述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023-01-04更新 | 140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导致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肥力不断下降,为此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秸秆富集深还”模式来应对黑土退化问题。该模式提倡将农作物分带种植,在耕作层底部和作物带间埋藏秸秆,以5年为周期,通过调整农作物.播种位置、填埋秸秆逐步覆盖整块田地。经过试验,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农民对其操作和实施了解较少。图8示意“秸秆富集深还”模式。



(1)说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不断下降的原因。
(2)分析采用“秸秆富集深还”模式进行农业耕作的优势。
(3)指出促进“秸秆富集深还”模式推广应采取的措施。
2021-01-10更新 | 751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冬、夏)。
(2)气候类型④的名称________;与其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该自然带所对应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序号是________(填序号)。其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造成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3分)
(4)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5)当⑥夏季风势力强劲时候,南亚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此时亚欧大陆上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6)①地全年高温多雨,请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该地气候对河流径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
2022-02-23更新 | 4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