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71 题号:15676746

辐射雾是因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大气变冷而形成。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位于海拔800~1300米的中低山区,全年雾日天数多,森林雾以辐射雾为主。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各月份雾日天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6~8月雾日天数少,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B.降水多C.温差小D.光照强
2.4月是干热季,森林雾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     
A.增加大气降水B.降低夜晚温度
C.增加植物蒸腾D.改善土壤墒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0年2月28日,南极乌克兰韦尔纳茨基科考站附近出现了成片的“西瓜雪”现象。“西瓜雪”是指被极地雪藻所含色素染成粉红色的雪。极地雪藻的耐寒性强,低温时以休眠体状态存在,当气温高于0℃时才会明显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成片“西瓜雪”现象出现的首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B.降水增多C.风力减弱D.气温升高
2.大面积“西瓜雪”的出现将加快冰雪的融化速度,原因是(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B.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增强
C.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增强D.冰雪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2022-02-21更新 | 3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作用是
A.太阳辐射B.大气反射C.大气散射D.大气逆辐射
2.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影响明显的是
A.①减少B.②不变
C.③减弱D.④增强
2020-01-11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完成问题。



1.若图中甲、丙、丁三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是由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的,则三地中(     
A.甲地海拔最低B.甲地海拔最高
C.丙地海拔最低D.丁地海拔最高
2.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①散射作用②屏蔽作用③反射作用④吸收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此时乙地太阳辐射强度低于丙地的原因可能是乙地(     
A.天气晴朗B.云层较厚C.处于夜晚D.发生日全食
2022-12-10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