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兴起的条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1567890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截止到2017年,内蒙古已有3座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是其中之一。

材料二: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被誉为“乌金之海”,是内蒙古特种煤的主要蕴藏地,以焦煤为主,盛产无烟煤和低硫煤,已探明煤炭储量27亿吨、铁矿757万吨。2010年,乌海市第二产业比重达71.7%,2021年三大产业比重为5:50:45。下图为乌海区域位置图。

材料三:下表为2019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单位产量产品单位产量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428.68水泥万吨160.41
发电量亿度200.34铁合金万吨34.51
生铁万吨123.94铸铁件4131
(1)简述乌海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乌海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请为乌海市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住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材料二 纵贯鲁尔区的莱茵河及其3条支流与总长400多千米的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区内的高速公路也交织成网,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材料三 鲁尔谋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

材料四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都使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鲁尔区经济衰退,一些大型煤钢联合企业关闭,工人失业。此外,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向德国南部地区转移,也使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

(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2)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
2024-01-24更新 | 10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商贸发达。2009年万山区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是万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汞原料,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


(1)说明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万山区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出谋划策。
2024-01-28更新 | 1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初,辽宁省抚顺市初步开发煤炭资源,在近百年内形成了我国一座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长期开发,煤矿资源几近枯竭。抚顺市为了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资源,向产业多样化发展。



(1)指出抚顺市矿产资源开发对城市化水平提高所起的作用。
(2)概括抚顺市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立足当地,为抚顺市实现转型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04-1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