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4 题号:1587905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00-2500m如下图为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1)说明祁连山对该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材料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于2015年建成,形成了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下图)



(2)河西新能源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开发____等新能源,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易导致土地荒漠化、________等生态问题。与张掖育种制种基地相比,海南育种制种基地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
(3)结合图乙,说明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材料三:我国将实施“东数西算”战略,即充分发挥西部的气候、新能源等优势,在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规划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中心集群,将东部数据转移到西部计算。


(4)说明我国实施“东数西算”战略对促进“碳中和”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下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模式图。



(1)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说明其原因。
(2)指出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草)在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的差异。
2022-02-19更新 | 4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长津湖附近分层设色地形及长津湖地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至12月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进行了直接较量。长津湖地区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面为面积广大的玄武岩,长津湖是在断裂下陷的河谷上形成的人工湖,最终注入鸭绿江。该地区周围多山,林木繁盛。1950年长津湖战役恰逢“拉尼娜现象”,造成冬季频繁的寒潮大风。长津湖地区处于寒潮南下的东部通道上,风从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吹来,形成60年来极端严寒天气。

材料二: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受气温、风速等因素影响。温度较低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长期埋伏在山脊,美军基本都在河谷之中,相较于美军,志愿军的体感温度更低。



(1)分析长津湖地区夏季气温低的原因。
(2)相较于美军,从自然角度指出志愿军体感温度更低的理由。
2023-03-06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表示意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时间;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播种时间主要生长时间收或时间
冬小麦10月4-5月6月
玉米6月7-9月10月


(1)说出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随季节变化的特点。
(2)分析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2022-11-16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