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7 题号:1588038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碳泵理论”是指以生物或生物行为作为动力,将大气中的碳元素传送到海底进而固存的过程。南极的磷虾生物量巨大,被科研人员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碳泵”。南极磷虾肠道短,在特定情况下出现“负生长”,即每蜕一次壳,身体会缩小,甚至蜕变成幼体虾。上世纪70年代至今,部分海域磷虾丰度显著下降。



(1)分析南极磷虾固存大气中碳元素的过程。
(2)推测南极磷虾“负生长”现象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
(3)说出南极磷虾丰度显著下降可能对南极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022·广东潮州·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东西绵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其南北的自然要素呈现差异性变化。近年来秦岭陕西段已完成造林任务143.4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1.8万亩,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是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

材料二兴隆岭地处秦岭南坡腹地,气候暖湿,物产丰富,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附近300km范围内,山高林密,在不同海拔栖息着朱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兴隆岭也因此被誉为汉中盆地的聚宝盆

材料三秦岭南北侧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左图),渭河平原地质构造图(下右图)。



(1)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析渭河和汉江水文特征的异同。
(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3)从地形的角度,说明秦岭对兴隆岭形成“西北小江南”气候特征所起的作用。
(4)从整体性角度,简述秦岭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4-03-16更新 | 1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欧巴尔干半岛的某喀斯特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1700毫米,地下河发育。该地区有甲、乙两个溶蚀谷地,暴雨期间,甲谷地排水不畅,易发洪灾,当地拟建人工河缓解洪灾。图a为该喀斯特地区示意图,图b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1)指出甲谷地易发洪涝灾害的季节,并阐述理由。
(2)与乙谷地相比,分析甲谷地排水不畅的原因。
(3)从人工河设计的位置和线路角度,说明其能有效缓解城镇洪灾的原因。
(4)分析落水洞发育对乙谷地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尼娜现象就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升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材料二:2007-2008年因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夏季东亚季风明显增强,冬季我国南方遭受了大范围的低温雪灾。2020年整个冬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显示,拉尼娜现象的概率或达到75%。而日本气象局更是对外公布,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其中有90%的概率会贯穿北半球的冬季。这一现象很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冬季气候。
(1)请在下面拉尼娜现象发生示意图中用箭头正确表示出该海区海水运动方向。

(2)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性。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海域气流呈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
(3)根据材料,描述拉尼娜现象的形成过程。(6分
(4)简述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不利影响。
2022-02-14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