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606614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经济”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和云南,两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m以上,西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为横断山区。高原地貌及高原气候既影响着当地河谷的地貌特征,又影响着当地聚落和人口分布。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描述甲河段的地貌特征。
(2)简述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的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降低,也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提高。你持什么观点?并为你的观点说明理由。
2024-05-18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沿江城市力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针对长江经济带洪涝灾害多发,各地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简图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较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贵州省实施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请分析其原因。
(3)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建设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内涝的意义。

材料四:近30年来,材料三中某城市(下图)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从15%提高到52.6%。



(4)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5)从环境因素考虑,指出图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022-06-04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客家人原是从中原地区南迁的汉族人。为免受北方边疆部族的侵扰,东晋(317年)以来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辗转至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山区落籍繁衍,故而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住民。图为客家人五次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建造时就地取材,因大多为客家人所建,又称“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居民建筑,一般高三四层,第一、二层无窗,仅有的大门一关,便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材料三图左为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景观图,图右为福建土楼的内部结构图。



(1)简述客家人迁移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填表说明迁移文化在福建土楼上的体现。
建筑选址
建筑景观
建筑功能

2022-06-29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