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60912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非国家吉布提境内的阿萨尔湖(如下图所示)湖面海拔为-157m,附近地区几乎全年无雨且没有地表径流汇入湖泊。最初该湖是塔珠腊湾的一部分,后来火山喷出的岩浆把它与外海隔绝,但海洋和湖泊之间存在地下水联系通道。该湖湖水盐度(盐度是指单位水体中溶解的盐类质量与水体质量之比)高达34.8%,是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的近10倍,湖水中盐资源储量多达20亿吨,但开发规模一直很小。我国某企业原主要以渤海湾长芦盐区的海盐资源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现在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与吉布提合作对阿萨尔湖盐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1)从水循环角度简析阿萨尔湖盐度高的原因。
(2)与我国长芦盐区相比,说明该企业开发阿萨尔湖盐进行生产的优势条件。
(3)对于与外国企业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盐资源,当地社会持有支持和反对的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从经济角度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引起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现存的古湖岸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纳木错面积194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18米。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120米.及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南面和东面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起伏较小藏北高原。整个区域是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1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43.34亿立方米/年,湖泊的换水期为34.15年。下图示意纳木错位置及水系分布。

(1)分析纳木错古湖岸线由湖泊边缘向湖泊中心推进的原因。
(2)概括汇入纳木错河流的水系特点,并阐释其形成原因。
(3)说明纳木错水循环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4)分析纳木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远低于降水补给量的原因,并预测两大补给水源的变化趋势。
2020-04-26更新 | 3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材料二:左图为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略图,右图为马来半岛橡胶分布图。



(1)指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该地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井说明理由。

材料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



(3)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说明其成因。
(4)说明①海峡南侧岛屿上沼泽的形成原因。
2024-01-03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趵突泉时写道,“池子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济南泉水的枯水期,影响泉水喷涌的最直接因素是降雨。历史上喷出流量基本稳定,1971年后出现阶段性停喷。2003年后山东省政府提出“涵养鲁中水源,恢复趵突山泉”的设想。设计退耕还林、绿化引水灌溉等方案,但效果不甚明显。下图为趵突泉补给区示意图。



(1)趵突泉补给区分为直接补给区、间接补给区和汇集排泄区,指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
(2)依据材料,推测趵突泉停喷最多的月份,并说明原因。
(3)分析趵突泉补水恢复到清朝刘鹗所述“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周期长的理由。
2021-12-25更新 | 3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