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60917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简述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
(3)由两图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
(4)简述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在不同时期,该空间开发格局的变化导致山区人文自然交互格局呈现动态变化,如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从人文自然交互角度,概括三个表征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的指示指标。
(2)推测乡村空心化导致的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变化,并简述其变化过程。
(3)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对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合理措施。
2024-06-01更新 | 1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三: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过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022-09-09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近年来,该城市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扩建工业园,成果颇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地域结构为         模式,促进该城市形成和早期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若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则最佳选择应在 地,因为这
(3)分析该市大力招商引资对其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018-01-01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