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6124406

下图示意我国某南北向河流流域内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率的变化状况,该流域下游生长有胡杨、柽柳、骆驼刺等植物。近年来,该流域下游低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下降,而中游山地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最可能位于我国(     
A.秦岭山区B.太行山区C.昆仑山区D.横断山区
2.该流域海拔3000~3500米区域植被覆盖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充足B.降水较多C.土壤肥沃D.人类活动较少
3.近年来该流域气候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是(     
A.气温下降,降水增加B.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C.气温升高,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法国新闻媒体报道,从2022年7月份以来,法国东南部的海表温度创下历史纪录,科西嘉岛东部海岸附近的海表温度达30.7℃,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省滨海自由城海岸的海表温度也达29.2℃,表层海水温度上升给海洋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研究指出,自工业时代以来积累的热量已有90%被海洋吸收,从而导致海水升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导致地中海表层水温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海水吸收的大气释放热量增多B.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C.陆地吸收的大气辐射能量减少D.海洋和陆地间热量交换减少
2.地中海表层水温上升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海平面上升B.淹没沿海耕地C.生物多样性减少D.海水盐度升高
2023-02-15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黄河小北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有一种特殊的“揭河底”现象,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带走。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共发生了12次“揭河底”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12次“揭河底”现象主要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形成“揭河底”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风化②侵蚀③搬运④堆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揭河底”现象发生后较短时期内黄河下游(     
A.河漫滩变小B.V形谷加深C.冲积扇面积减小D.三角洲增速加快
2022-10-09更新 | 2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中正确表示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粮食各项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A.AB.BC.CD.D
2018-12-2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