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1612619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素有“无流国”之称。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并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简析其形成原因。
(3)枣椰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西亚、北非重要的经济作物。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利雅得种植枣椰的有利自然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暖棚是节能日光温室的俗称,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能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

材料二   达孜县城距拉萨市20公里,素有拉萨“东大门”之称。全县平均海拔4100米,年平均气温7.5℃,年平均日照3065小时。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下图为达孜县暖棚房屋照片及模型示意图。



(1)达孜县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试分析其原因。
(2)说明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通过A、B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过程。
2022-03-28更新 | 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C.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______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5)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
2019-12-11更新 | 2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秋冬季节,山区田间农作物常受冻害影响。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白天的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___
(2)在下图,用箭头绘制夜晚的林木与石子地面之间的热力环流___

(3)秋冬季节,山区农民会焚烧垃圾或草皮等来防御田间农作物免受冻害,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___
2022-11-18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