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工业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613173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百年前,珠三角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桑基鱼塘”生产经营模式。随城镇化发展,桑基鱼塘逐渐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加工制造企业。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地区的政策、劳动力等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了珠三角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下图左为“珠三角地区概况图”,下图右为“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产值图”。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珠三角依托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抓住机遇,推进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


(1)分析珠三角农业经历“水稻田—桑基鱼塘—杂基鱼塘”变化的原因。
(2)简述珠三角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分析1999年至2015年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及成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1】读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形图和嫩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比较快,在生产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分布。东北各省都确立了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主要有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华晨汽车、金杯通用等重量级的汽车企业。因此,“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出现令人期待。
(1)东北地区小兴安岭为__________走向。东北平原种植水稻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
(2)“三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其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甲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4)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的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5)结合材料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
2015-07-22更新 | 1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2】读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区是著名     国家的     工业区。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衰落,原因之一是       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当时,该区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4)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5)我国与之同类型的工业区是        工业区,区域内以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城市是           
2015-03-26更新 | 1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国家把位于呼伦贝尔附近的梨子山铁矿划归乌兰浩特钢铁厂。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将乌兰浩特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作为全区重点试改区上报国家发改委。2015年1月21~24日国家发改委振兴司赴乌兰浩特市铁西老工业区调研搬迁改造进展。
材料二 乌兰浩特市位置示意图。

(1)建国初期,乌兰浩特市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2)乌兰浩特市钢铁工业搬迁是因为其哪些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
(3)钢铁工业搬迁改造对乌兰浩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2016-04-27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