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1614136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寄生在仙人掌类植物上。成熟的雌虫体内含有大量洋红酸,可制作红色染料。西班牙人到达“新大陆”后,把这种丰富、纯正的红色染料带回欧洲,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开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促使胭脂虫成为颇受青睐的生物资源。19世纪末,在当时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胭脂虫养殖达到年产几千吨的规模。后来,随着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人工合成染料的发明和推广,胭脂虫红被迫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胭脂虫红却没有任何安全问题,还可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市场对胭脂虫红的需求又逐渐回升。


(1)分析加那利群岛养殖胭脂虫的优势条件。
(2)目前,我国也开始引进胭脂虫,推测我国大陆地区适合养殖胭脂虫的区域。
(3)随着科技进步,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的变化及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的竹丝扣瓷,又称“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作贡品。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该项技艺近乎绝传,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又恢复生产。20世纪80年代,平乐从事瓷胎竹编的厂家有10多家,规模最大的竹编厂拥有技术工人三四百人,形成了当地竹编工艺的高峰期,产品畅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南亚、英、意、美等地区和国家;而2010年,平乐地区仅仅能找出70多名会此手艺的师傅。

竹丝扣瓷是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邛崃山一带阴面的健壮慈竹为材料,专门择取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然后,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整个过程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工艺复杂、制作考究,宛如天然生成。精心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

(1)结合图,分析邛崃山一带适合慈竹生长的气候条件。
(2)归纳20世纪80年代,竹丝扣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3)分析当今竹丝扣瓷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原因。
(4)对竹丝扣瓷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2019-08-21更新 | 3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海道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等粮食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

北海道纬度较高,但水稻单产却是日本最高的,分析北海道水稻单产高的原因。
2024-04-19更新 | 17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初,甲湖曾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第四大内陆湖,当时它的水域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湖泊面积逐渐萎缩。时至今日,甲湖的昔日辉煌早已不在,萎缩到只有原来面积的1/10。


(1)从水循环的角度看,甲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额尔齐斯河易发生灾害性春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下游有利于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020-03-0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