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3 题号:16163162

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上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A.海拔1100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B.海拔1100—5300m,夏季增加
C.海拔500—1500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D.海拔1500m以上,冬季下降
2.该地区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面积广,将会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A.使冬季风速有所降低B.冬季河流补给量不断增加
C.加剧当地冬季寒冷程度D.使土壤湿度不断降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鄱阳湖中的碟形湖是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水生生物丰富。枯水季节,碟形湖逐渐与主湖区脱离;若无人为干扰,秋冬季节的碟形湖水位相对稳定。“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在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在鄱阳湖区全面禁渔前,每年10月,渔民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直至次年1月水干鱼尽。下图示意鄱阳湖的部分碟形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碟形湖所在地区一年中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在“堑秋湖”出现之前,碟形洼地秋冬季节水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补给多B.降水频率高
C.冬半年蒸发较弱D.植被涵养能力强
3.“堑秋湖”能够(     
①加快植物残体的分解②维持土壤的蓄水能力
③加快湖区促淤造陆④扩大候鸟的栖息范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7-16更新 | 29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2】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
2.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A.甲处降水量最多B.甲处地下水位最高C.乙处蒸发量最多D.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2021-11-11更新 | 47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      表碛是覆盖在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一般越靠近冰川下游,表碛越厚,面积也越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表碛,下列选项理解有误的是(     
A.表碛有保温隔热作用,当达到一定厚度时,可以减缓冰川消融速度。
B.表碛吸收太阳辐射能力较强,热量向下传导给冰川,使冰川消融。
C.若冰川消融速度变慢,可能是因为表碛变厚或变薄。
D.冰川消融速度和表碛厚度呈负相关。
2.观测站观测到河流最大流量最可能发生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3.从观测站收集的河流流量数据显示,夜间的流量普遍多于白天,原因是(     
A.经过阳光一整天的照射,夜晚气温比白天气温更高
B.主要融冰区离观测站远,融水汇聚时间长
C.盆地地形,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强
D.冰川下游表碛较薄,融水少
2020-03-03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