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6194308

菊花的花期在秋季。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举办各种与菊花相关的活动。例如,在广州市郊有一个著名的菊花种植基地,每年进入11月后,每当夜幕降临,菊花田中数以万计的灯泡便全部亮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时迭一个多月的“灯海照菊”奇观。又如,位于大别山区的麻城市自2012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多届菊花展,“麻城福白菊”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市郊夜间的“灯海照菊”蔚为奇观,其目的主要是(     
A.延迟菊花开花时间B.提前菊花开花时间
C.降低菊花的患病率D.方便游客夜间赏菊
2.近年来,麻城市菊花种植的单位成本在不断攀升,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退化严重B.农药化肥成本增加
C.种植面积扩大D.劳动力成本上升
3.麻城市成功举办多届菊花展,这主要有利于(     
A.增加旅游收入,提升政府业绩B.宣传菊花文化,提升市民素质
C.提升菊花名气,拓展销售市场D.便利产销沟通,提高产品价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林冠遮阴和根系争水是引起农田防护林带胁地效应的主要原因。新疆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置膜,另对防护林带单独灌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A.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B.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
C.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D.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2.改变灌溉方式之后,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减弱B.林带树冠遮阴加剧
C.土壤水分增加D.棉花所得水肥减少
3.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A.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B.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
C.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D.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2022-07-14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荔枝是我国的特色热带水果,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不能种植荔枝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资源不足
C.土壤贫瘠D.生产技术落后
2.荔枝不易存放,但能够出现在我国北方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B.国家政策的改变
C.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D.北方市场需求量大
2022-08-31更新 | 2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推测当时居民点分布特点(     
A.散点状B.团聚状C.条带状D.放射状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有关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沿河堤坝,围垦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B.沿海堤坝,便于灌溉,改善种植条件
C.沿河堤坝,防治洪涝,改善土地质量
D.沿海堤坝,阻挡海潮,保护农田安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     
A.人地和谐B.区域发展C.科学资源观D.人地矛盾
2023-03-24更新 | 2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