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1 题号:1621487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2022·江苏苏州·三模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内部岩浆、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我国节能减排、治污降霾、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渭河盆地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2021年3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渭河盆地开展了以“渭河盆地地质和地热资源”为主题的考察活动。许教授说地热资源可用地温梯度来反映,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下图为渭河盆地地温梯度平面分布图。



(1)研学小组查阅地质资料发现,渭河盆地自开始形成以来,主要表现为大幅度的沉陷,地壳垂直运动差异较大。指出渭河盆地区域沉陷过程中岩层发生的变化。
(2)研学小组研究了渭河盆地地温梯度平面分布图,并计划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影响该地地热资源分布的因素。说明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研学小组查阅资料进行网上搜索时需输入的“关键词”。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渭河盆地地质状况和地热资源分布等有了深入了解。根据研学成果,他们建议当地旅游部门利用地热资源,沿断层寻找温泉开发旅游项目。说明断层在温泉形成中的作用。
2021-04-24更新 | 5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山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桌山景观。



(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
(2)石灰岩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受流水侵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mm,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
2022-06-24更新 | 2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是什么地貌类型,并说出该地貌典型景观名称。
(2)据材料一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
(3)材料二为此类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
2017-02-17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