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622190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义乌人从乾隆年间就有挑担外出鸡毛换糖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制造中心,周边地区有四万多家小商品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义新欧”国际班列(下图)、“义涌舟”出海通道、“义乌购”电商平台等举措出台,出口商品可在义乌就地“海关转关”,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减少了货物“通关”环节,为义乌发展再添新动力。近年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义乌。



(1)说明义乌建成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主要优势条件。
(2)简述义乌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西海固村民采用“吊庄”移民的方式逐步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吊庄”,是指一家走出去一两个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庄子吊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早前闽宁镇所在地区瘠薄干旱,生态条件恶劣。1997年福建对口支援宁夏,帮扶一批又一批的西海固移民在这里防沙固沙、种粮定居、发展产业。2014年,闽宁镇引入光伏产业,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养羊,取得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40年来,闽宁镇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到发展光伏、旅游等产业,由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我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成功典范。图左为宁夏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图右为光伏牧羊图片



(1)分析西海固地区早期采取“吊庄”移民方式搬迁到闽宁镇的原因。
(2)说明闽宁镇发展光伏牧羊产业的生态效益。
(3)简述闽宁镇由昔日“干沙滩”发展为“金沙滩”,给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启示。
2023-05-12更新 | 36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78—2023年杭州市城镇化率折线图。

材料二   中国人工智能小镇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中段,未来将以人工智能为特色,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业态,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人才,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顶尖特色的人工智能小镇。下图是浙江省区及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1993年之后杭州市城镇化进程特点是城市化速度____(填“加快”或“减速”)。目前杭州市城市化水平____(填“较高”或“较低”)。
(2)从服务类型来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属于____(填“生产性服务”或“金融性服务”),该类服务业选择杭州市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雄厚的 ____(填“经济”或“文化”)基础、先进的交通、____(填“通信”或“交通”)等基础设施、广阔的____(填“市场”或“经济”)需求等。
(3)分析大量人口流入杭州市的原因。
2024-04-24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其人口流动状况如图所示。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2000年)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
(2)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________地区。
(3)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西部地区与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2021-03-31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