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1623815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泊。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趋于暖湿。下左图示意青海湖流域,下右图为1973-2018年青海湖面积及不同方位面积变化。水面面积与水位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1)据上右图描述1973一2018年青海湖水面积的变化特点。
(2)推测该时期内青海湖正西方面积变化特点的原因。
(3)说明近年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7月,陕西省某校组织学生去秦岭主峰太白山进行研学。在出发时,老师介绍了太白山的一些自然特征:太白山山峰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气候垂直效应明显,随海拔上升有类似于水平方向上的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的划分。山顶为一个古夷平面,沿东北——西南走向延伸约12km,称为跑马梁,佛爷池(下图)是冰蚀湖,位于太白山主分水岭南侧,最高峰拔仙台南偏西,正常年份湖水深12m,湖水面积800012000m²;而干旱年份湖水深度不足1m,湖水面积仅100200m²。



同学们抵达佛爷池时,发现佛爷池分为东、西两池,分别称东佛爷池和西佛爷池。指出目前佛爷池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佛爷池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原因。
2020-05-28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下图示意洞里萨河与湄公河。



(1)指出上图中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

材料二   每年5月到10月,洞里萨湖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11月到翌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泊面积缩小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


(2)简要说明11月到次年3月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之间的补给关系。

材料三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3)说明辽河流域“东水西沙”中“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4)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2022-10-19更新 | 19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湖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材料三: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最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说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022-02-13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