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常见天气系统 > 锋与天气 > 准静止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7 题号:1632495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下图为冻雨的形成与逆温层关系图,图中曲线为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材料二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最多的地区。下图是云贵高原某次冻雨时的锋面系统位置图。



(1)简述冻雨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冬季贵阳和昆明气温与降水的差异。
(3)说明贵州省冬季多冻雨的自然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天气图中,我们能够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出不同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系统中的气流状况,并由此判断气温和降水等的分布状况。下图示意2022年某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判断M天气系统名称,并推断其形成过程。
(2)描述N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规律并说出其产生的天气现象。
2023-07-11更新 | 1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雨是指每年6~7月在中国江淮流域、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中南部出现的以持续多雨为主要特征的天气现象,是东亚夏季风季节性北推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与正常年份相比,某年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强,脊线向西延伸较远,6月份脊线偏北,7月份脊线偏南,导致我国江淮流域遭遇了持续时间长达62天超强梅雨。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该年份6~7月的累计降水量。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江淮流域梅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2)与正常年份相比,简述该年份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降水特征。
(3)从西太平洋副高与雨带移动的关系,分析当年超强梅雨的形成原因。
2024-05-15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的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b锋在特定时段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为c锋面示意图。



(1)描述a锋面过境时、过境后京津地区天气变化特征。
(2)在列表中填写b、c两锋面的不同之处。
b锋c锋
出现的时段(或季节)
形成原因

(3)说出在b锋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的天气现象,并说明理由。
2021-11-07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