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9 题号:163342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
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当地俗称弄场)喀斯特地貌地区。该地年降雨量1500~1600mm,高温多雨的气候促进了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蚀,深洼地、谷地、地下河、洞穴、钟乳石等极为发育,园内有2566个洼地,其中300m以上的深洼地114个,平均深度377.3m,居民多生活在洼地底部。区域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破坏之后,水土流失较严重,旱涝多发。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的发育过程。



(1)分析七百弄深洼地旱涝多发的自然原因。
(2)提出改善七百弄深洼地农业和生活缺水的工程措施。
(3)据图说明七百弄深洼地的形成过程。
2020-11-06更新 | 63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肯尼亚的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每年3-6月、10-12月为雨季。肯尼亚的西南裂谷区是东非最后一片几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开发的净土。西南裂谷中的“尚奥保护区”,其东部是马加迪盐湖,西部是马赛马拉高原,海拔落差却达近2000米,处于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交汇地带。保护区内有一动物观测点—兰托利营地,是观察野生动物行为的绝佳场所,其附近有一处人工水塘。

材料二:下面两图分别为“尚奥保护区”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局部地区气候形成示意图。

(1)推测洛伊塔山岭与恩格鲁曼断崖之间台地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指出兰托利营地在一年中观察野生动物的最佳时间段,并说明其可观察动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021-07-23更新 | 7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造运动对区域水系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距今约1万年,由于龙首山的迅速隆升,黑河(下图)古河道废弃,转而向西流入酒东盆地。科研人员通过野外科考,采集地层样品,利用测年技术获取了确定黑河转向发生时间的直接证据。经过此次科考,科研人员还提出黑河未来可能会与大通河自然联通的猜想。

(1)解释距今1万年以来黑河图示河段转向西流的现象。
(2)列举为确定黑河转向发生的时间所需获取的直接证据,并简述据此确定黑河转向时间的依据。
(3)根据分水岭两侧的地形差异,判断黑河与大通河贯通后流程变长的河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4)有人提出,为避免黑河与大通河贯通后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应修建工程防止两河贯通。对此,地理学家提出反对意见,并提供了包括“地处生态脆弱区,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在内的诸多理由。列举2项反对修建上述工程的其他理由。
2023-02-19更新 | 3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