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91 题号:1649596
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B.C.D.
12-13高一上·湖北孝感·期末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日本地震、火山频发,10月18日,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入2400米高空,11月3日19时03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5.0级地震,最大震感为3,震源深度70公里。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日本千叶县地震震源可能位于(     
A.D圈层B.E圈层C.H圈层D.F圈层
2.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A圈层→B、C圈层→D圈层B.B.H圈层→A圈层→B、C圈层
C.D圈层→B、C圈层→A圈层D.E圈层→D圈层→B、C圈层
3.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短暂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     
A.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增加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2022-11-27更新 | 1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当地时间2019年2月18日,印尼东爪哇省的布罗莫火山爆发,火山灰高达600米。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


完成下面小题。

1.布罗莫火山的岩石属于图1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火山灰会导致该日图2中
A.①减弱B.②增强
C.③不变D.④增强
2019-11-19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左图)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右图)。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A.将瓶子悬空放置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2024-01-0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