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6503214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目前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长江流域产区由20世纪70年代的30%下降到90年代的11%,而东北松辽产区则由20世纪70年代的11%上升到90年代的32%。据此完成问题。

1.与东北松辽产区相比,长江流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A.农田土壤肥沃B.耕地面积广大
C.水热资源丰富D.复种指数较高
2.导致长江流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B.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C.所产粮食大量出口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当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探索出“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如:由政府支持县城农产品公司;入股创建乡村果业公司;流转土地,建设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业等,为我国农业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湘西地区农业长期处在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地关系紧张,环境污染严重B.位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
C.开发历史悠久,各类资源匮乏D.生产特色产品,无法精耕细作
2.适合采用“飞地经济”脱贫的地区,其主要特征是(     
A.农业科技力量强,加工企业多B.森林覆盖率较高,土壤条件好
C.地形地势起伏大,旅游资源多D.当地发展基础差,政策环境好
2021-06-28更新 | 13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甘肃省渭源县(下图示意)根据自然环境差异可分为南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岭西端交会区,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和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该县有“千年药乡”的美誉,盛产多种中药材,以喜温凉的黄芪、喜阴寒的当归、喜凉耐旱的党参产量最大。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芪、当归、党参在渭源县的适宜种植区分别为(     
A.中部、南部、北部B.南部、中部、北部
C.中部、北部、南部D.北部、南部、中部
2.依托中药材种植,延长产业链,当地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扩大药材种植规模B.推广单一药材种植
C.发展药材精深加工D.扩大药材销售市场
2022-05-11更新 | 3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省区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4 769.991.5
1 409.461.2
5 342.144.1
260.930.8
1.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为(  )
A.浙江 海南 新疆 黑龙江
B.海南 浙江 黑龙江 新疆
C.黑龙江 新疆 海南 浙江
D.新疆 浙江 黑龙江 海南
2.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水利基础设施的差异 ④科技水平的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3.表中甲、丁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甘蔗B.棉花、天然橡胶
C.棉花、甜菜D.甘蔗、棉花
2017-11-10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