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6517316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三大梦想。“入地研究”在人类认识自然、探索未知领域方面的重要意义,不逊于载人航天。世界上最早的科学钻探活动开始于海洋。第一个科学钻探计划是美国的“莫霍界面钻探计划”。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个圈层是(     
A.地壳和地幔B.地幔和地核C.地壳和地核D.地壳和岩石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9月27日,在菲律宾沿海地区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
2.此次地震震源所处圈层(     
A.由固体岩石组成B.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D.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
2021-10-12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地震台网和我市地震台网监测,北京时间20238231819分,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北纬39.42度,东经122.20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示意地球的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Ⅰ圈层B.Ⅱ圈层C.Ⅲ圈层D.Ⅳ圈层
2.岩石圈是指(     
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 ②位于软流层以上 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④包括水圈的全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人类利用地震波揭示地球内部结构时,发现(     
A.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降低B.软流层处地震波速度无变化
C.S波在古登堡界面处消失D.外核处S波速度加快
2024-01-15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此次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外核
3.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4.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从观测点到(如地震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2022-06-1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