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6571078

元阳梯田是近千年来哈尼族人民生产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景观四季不同,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梯田改造的自然要素主要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
2.下列适宜在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地区种植的作物是(     
A.棉花B.甜菜C.茶树D.葡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成高铁穿越了(     
A.地势第二、第三阶梯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2018年春节期间,某游客从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传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百姓偏麻辣B.南段看民间皮影,北段赏变脸艺术
C.南段有棉纺布艺,北段多丝织锦绣D.南段多为尖顶屋,北段可见半坡房
2021-01-09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
2.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土壤D.大气环流
2022-01-18更新 | 3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西北地区占我国陆地面积近1/3;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约7.3%。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规模经历了“快速增长(1949-1963)→高速增长(1964-1974)→维持平稳(1975-1991)→低速增长(1992-2015)”四个阶段。据此回答下题。

1.西北地区人口和面积占全国比重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水平C.自然环境D.家庭状况
2.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人口(     
A.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B.外来人口逐年增多
C.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D.出生率先加快后减慢
3.面对人口的增长变化,西北地区需要(     
A.限制外来人口迁入B.实施调整生育政策
C.鼓励育龄妇女生育D.改善区域自然条件
2021-12-01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