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6594990

全球化指数Gi=(Ti十Fi)/2(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江苏三大区域2000~2009年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及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地区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是(     
A.苏南地区卫生机构和高校多,就业机会多
B.苏南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
C.苏南地区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D.苏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
2.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A.促进人口由苏北、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迁移
B.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开发苏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C.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苏北、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转移
D.苏北、苏中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人口压力指数是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人口压力相对不大,还有一定的人口扩容余地。下图是我国某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判断(     
A.福建人口容量富裕程度高于江苏B.新疆人口扩容余地低于青海
C.内蒙古人口容量富裕程度低于贵州D.湖北人口扩容余地高于河南
2.西藏综合人口压力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均消费水平偏低B.能源短缺C.生态环境脆弱D.交通不便
3.下列与黑龙江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小有关的是(     
A.对外开放程度高B.地广人稀C.水热条件好D.经济发达
2023-09-27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2008

2015

2019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1.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2.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昨日更新 | 2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技术与人才等要素的快速流动,成为城市创新发展与升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下图为长三角企业人才流动网络空间格局,链接粗细对应流动规模的强弱,城市之间呈现两条相交的弧线,顺时针方向为两地间企业人才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     
A.上海与杭州之间人才流动强度大B.江苏北部人才流动强度较南部强
C.安徽各地市均为人才净流入地区D.浙江沿海地市人才流动强度最小
2.高端人才往往随企业的迁移而流动,图中显示上海为人才净流出地区,主导该现象发生的主要产业是(     
A.金融业B.文创产业C.信息产业D.制造业
2022-05-28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