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659546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喀斯特地区与黄土、沙漠、高寒地区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地区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地区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

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以上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牧过渡带是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考点1.荒漠化
(1)(易)请对下列说法,进行辨析
①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地区。(     )
②风蚀荒漠化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     )
③水蚀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与新疆地区。(     )
④流水的侵蚀作用是以人为活动破坏植被的地段作为突破口而进一步发展。(     )
⑤冻融荒漠化是由于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     )
⑥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低海拔河谷地区。(     )
(2)(中)分析甲地土地退化的类型。
(3)(难)分析并说明甲地出现土地退化的原因。
考点2.水土流失
(4)(易)水土流失是指由于_____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_____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_____、土地利用_____、地面植被遭_____、耕作技术_____、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_____;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_____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_____是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
(5)(中)分析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中是否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6)(中)判断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中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地区。
(7)(难)分析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中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
(8)(难)分析我国近代农牧过渡带范围图中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对当地的不利影响。
2024-01-08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下图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材料二: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30多年的艰辛治理,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三分之一的沙漠面积变成了绿洲如下图,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三: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对甲地和库布齐地区治理有效措施进行考察,发现甲地只要控制人为滥采滥伐,封山育林,并植树造林就可取得较好的成效;而库布齐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植被-养殖-新立体产业模式(光伏板提供清洁能源,发展电力;光伏板之间栽植的甘草、沙冬青等发展药业,苜蓿、沙柳、杨柴等发展饲料和造纸业;光伏板下发展养殖业),取得较好的治沙效果。


(1)分析材料一图中甲处“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库布齐沙漠发展新立体产业模式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两地荒漠防治可行的共同措施。
2021-07-13更新 | 1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2019-06-16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