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6 题号:16611464

安徽省铜陵市因铜得名、依矿建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据此结合,完成下面小题。



1.铜陵市早期成为“当代铜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科技力量雄厚③水能资源丰富④铜矿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铜陵市转型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铜矿开采量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在我国的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应该是最强的。该城市群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嘉兴、绍兴、湖州、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其中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八座城市的市生产总值都在一万亿元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主要体现在(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处②位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③位于东部季风区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长三角城市群所在区域(     
A.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B.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期长
C.植被春季发芽,秋季落叶D.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3.上海“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松江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据此推测“五大新城”的发展策略包含(     
①以特色产业为核心②保护环境减少开发③以商业用地为主④以交通发展为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2更新 | 50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大数据时代下,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促使信息流通过网络将大大小小的城市联结成一个空间上联系密切的城市网络。基于信息流洞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联系可突破传统往常利用常规要素(人流、物流、交通流、资金流、企业流等)研究的不足,为现代网络中的城市群智慧化协同发展提供客观参考。下表为基于百度贴吧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联系分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基于城市吧联系对象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联系类型

联系特征CD值城市
全域伙伴型CD=1武汉、长沙
普遍伙伴型0.95≤CD<1南昌、宜昌、株洲、衡阳
较多伙伴型0.85≤CD<0.95岳阳、黄石、襄阳、衡阳
一般伙伴型0.70≤CD<0.85荆州、湘潭、常德、咸宁、吉安、鹰潭、景德镇、天门、益阳、黄冈、荆门
较少伙伴型CD<0.70上饶、娄底、孝感、宜春、潜江、鄂州、仙桃、抚州、萍乡、新余

(CD表示某个城市节点在城市网络中联系对象的多寡)

1.与南昌相比,武汉和长沙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成为网络联系最广泛的全域伙伴型城市主要得益于(     
①省会城市带来行政辐射效应②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结构优化
③优越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交通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观光旅游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相比起长三角、京津冀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联系小、城市协同发展推进缓慢的原因是(     
A.发展历程较长,深化开放合作暂缺B.省份跨度小,行政管辖关系融洽
C.区域天然分割,地理联系不够紧密D.覆盖城市数多,人口规模庞大
3.为促进长江中游区域协同发展,可以采取的是(     
A.以中小城市为核心,促进省域内要素流动
B.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缩短产业更新周期
C.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实现同位发展
D.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重组
2024-04-27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A.河边滩地B.河流沿岸平原C.冲积扇D.河流三角洲
2.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       
①紧临矿产资源②沿河分布③紧临农业区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3.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C.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2017-04-10更新 | 3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