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16626731

威宁草海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泊常水水面31km2,平均水深稳定在约2米。草海的形成,断层构造活动起着主导作用。草海浅湖盆中发育有厚泥炭层,泥炭由植物的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草海浅湖盆形成前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断层B.向斜C.断裂D.背斜
2.据图中泥炭层分布,推测草海浅湖盆形成后期地壳运动经历了(     
A.先抬升后下降B.先下降后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3.湖盆中厚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气候湿热B.植被稀疏C.冻土广布D.湖面变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东北部台北县万里乡。在2000多万年前,台湾仍在海里,由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地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运动挤压时,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接下来,在海浪、雨水及风的侵蚀和地壳不断的抬升下,形成野柳的奇岩怪石。

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图Ⅰ为野柳地质公园位置图,图Ⅱ为野柳公园中著名景观“女王头”,图Ⅲ为“蕈状岩”形成过程示意图——初期:海平面以下倾斜的岩层受到挤压产生解理(裂隙)。 中期:岩层露出海平面,受到海水的侵蚀解理越来越大。后期:地壳继续上升,下层岩石接收海水侵蚀,由于岩石较软,侵蚀较快逐渐形成脖子较细的“女王头”。

1.“女王头”是典型的蕈状岩,关于“女王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顶部“蜂窝”状岩石为玄武岩B.其形成过程开始于海相沉积环境
C.其形成初期主要经历了水平挤压及海水侵蚀D.其形成的后期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力侵蚀
2.结合图Ⅲ,分析喀斯特地貌中与蕈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似的是
A.石林B.石笋C.溶洞D.石柱
3.对于材料中“造山运动挤压时,在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陆地)。”理解正确的是:
A.海岬的形成受到地壳抬升影响B.造山运动开始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断层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D.断层走向与板块“挤压作用方向”平行
2017-05-17更新 | 2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2】图为世界某三地“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地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
2.③地所在海域可能位于
A.非洲西海岸B.英国西海岸C.日本东海岸D.巴西东海岸
2013-12-16更新 | 6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地球转动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     
A.地表形态都是由内力作用塑造而成B.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都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D.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是岩浆活动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溶蚀
2023-07-26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