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1 题号:166677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1月26日,全球最大锡冶炼项目在云南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竣工投产,该项目实行绿色生产。蒙自西侧相邻的个旧地区锡矿储量占全国的1/3,被誉为“全球锡都”。我国西南地区水电站主要采取梯级开发方式。下图是西南地区局部图(注:水电站未全部标出)

材料二:云南的粮食作物丰富,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云南甘蔗多植在灌溉便利的河谷地区。2009年末至2010年春,云南地区发生特大旱灾,粮食受灾面积已播种面积的85%,粮食减产量达50%以上,甘蔗减产量20%以上。

(1)结合水电站选址的主要条件,归纳图示地区水电站的布局特点主要有________
(2)推测甘蔗受灾面积少于粮食作物的可能原因。
(3)从产业链角度,评价蒙自发展锡冶炼项目的区位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一)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二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11-01更新 | 13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不丹国土面积38394平方千米,有一半领土海拔在3000米以上,人口约73万人,70%以上国民信仰佛教。不丹也是世界上农业有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农业整体呈现为高劳动投入和低产出,农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仍处于萌芽阶段。不丹的水电开发以用电需求为基础,大型水电工程均有印度政府通过无息贷款提供资金。

(1)不丹水电开发除满足自己需求外,还大量向印度出口。请分析原因。
(2)依据图文材料推测不丹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简述不丹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
(4)不丹近年来表现出把可持续发展向极致推进的姿态,同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的新策略。请你为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2017-04-13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下左图)因其“肉乎乎”并随阳光、温差等因素而可以给自己上妆着色深受人们喜爱。受水分和温度影响,一般多肉植物多在水分较好、温度较低时生长,高温干旱季节休眠。南非共和国(下右图)每年有一个明显的较长的旱季,因而成为世界上多肉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由于其东西部旱季不同,因而原产南非的多肉植物在习性上很不一样,栽培上简称为“夏型”种(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和“冬型”种(冬季生长,夏季休眠)。下图为南非共和国区域图。

(1)描述南非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说明南非多肉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
(3)试述大规模开发多肉植物可能对南非产生的影响。
2021-03-0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