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 > 资源枯竭型地区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3 题号:16674564

资源相对稀缺指数是指一个区域某种资源的拥有量占全球拥有量的份额与该区域该资源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份额的比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期间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相对稀缺指数小的根本原因是(     
A.资源总量大B.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总量大D.人口增长快
2.针对图示问题,我国在可再生资源利用过程中应(     
A.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B.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
C.增加林畜产品的供给D.加大荒地的开发力度
21-22高二下·浙江金华·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安徽省巢湖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发展较快。《宋史·叶衡传》记载,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巢湖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质
C.土壤D.水源
2.巢湖圩田建设可(  )
A.改善土壤水分条件B.根除湖区水旱灾害
C.提高巢湖的调蓄能力D.改变湖区作物熟制
3.宋朝时期,巢湖圩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谷子B.小麦
C.水稻D.玉米
2018-04-29更新 | 81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战略通道、通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走廊和能源物流通道。白银市已发现矿产45种,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之一。1985年,国家投入巨资展开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为重点的大规模开发,促进白银市产业结构多元化。1989年,白银市成为仅次于兰州的甘肃省第二大工业城市。进入20世纪90年代,白银市遭遇资源危机,企业效益下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008年,白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白银市开始进行城市转型,将城市转型后的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西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完成下面小题。


   
1.白银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②政府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③本地市场广阔
④邻近水电站和煤炭产地,动力充足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20世纪90年代白银市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包括(     
①产业结构多元化
②新兴产业发展困难
③矿产资源储量减少,趋于枯竭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你认为白银市转型后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原因是(     
A.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
B.合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不合理制造业基础薄弱
D.不合理当地环境污染严重
2023-06-16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了“收缩型城市”的概念,国内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叫“收缩型城市”,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示意“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鞍山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调整B.人口出生率下降
C.产业结构单一D.进入逆城市化
2.2011-2018年期间,鞍山市人口数量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环境质量持续恶化B.就业机会显著增加
C.住房的空置率提高D.人口老龄化趋于缓解
2020-04-30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