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数量变化 > 人口的自然增长 > 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6676802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重化”现象突出。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发展速度远大于轻工业。工业产值中高能耗的工业部门如有色冶金工业、能源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太原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下图所示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图(1999年—2013年)。



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1999-2013)

材料二: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和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常住人口(万人)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271.05334.44342.85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总人口100100100100
0-1422.5619.7716.6113.49
15-6472.7873.4273.3975.58
65岁及以上4.666.81107.93
人口抚养比
(%)
少年人口抚养比30.9926.9222.64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6.419.2813.6310.10
人口总抚养比37.4036.2036.2727.27

(1)根据材料,描述太原市1999年—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太原市常住人口的结构特征。
(3)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甲 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

图乙 上海市2010年人口金字塔
(灰色部分表示外来人口比重)

图丙 上海市近年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1)读图甲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图乙、图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读图乙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并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2019-09-11更新 | 7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读“我国1949年到1997年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A为__________。
(2)图中①阶段我国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②阶段人口出现______________增长。
(4)⑥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什么?会造成哪些危害?
2019-04-23更新 | 7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__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
(2)某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遭遇大的自然灾害
C.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D.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3)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图中的________阶段向_____阶段(填字母)的转变过程,这主要是由于我国____。
(5)人口增长模式处于C阶段的国家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说出这些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2017-08-28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