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8 题号:16690608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结构B.产业规模C.落户政策D.区域差异
2.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产生的影响有(     
A.带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B.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水平
C.减轻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D.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3.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明显增加,反映出(     
A.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B.农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D.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2022·甘肃武威·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老龄化C.土壤盐渍化D.文化教育发达
2.图乙中,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战争D.社会经济
2017-07-13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     
A.逐渐趋于集中B.逐渐趋于分散
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
2.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     
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
3.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     
A.推进乡村经济振兴B.引导人口向沿海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2023-12-04更新 | 50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人口流动是改变人口格局的基本动力,流动人口的吸引中心是城市。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改变的主要要素。流动人口区域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强,聚散态势日益明显,流动强度与城市等级存在正相关,一、二线城市依然是流动人口的极化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2011--2017年流动人口流动特征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流动范围与距离衰减呈正相关,而与城市等级无明显关系
B.省际流动人口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
C.省内跨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
D.市内跨县的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小城市,吸引范围有限
2.读图,推测①②③线对应的流动人口正确的是(     
A.①—省内跨市②-省际③—市内跨县
B.①—市内跨县②—省内跨市③—省际
C.①—省际②—省内跨市③—市内跨县
D.①—省际②—市内跨县③—省内跨市
2022-10-19更新 | 4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