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6863166

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城市化对城市生态安全可能造成影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下表为成都市各景观要素面积对比情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景观要素2002年2017年
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
人工阔叶林162.201.13145.191.01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245.291.71237.971.66
高山灌丛290.342.03286.422.00
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60.802.52354.042.47
人工针叶林722.595.04504.033.52
园地99.590.691159.088.0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39.437.951160.158.09
旱地3029.2221.132426.3916.93
水田6452.8845.014511.9031.47
低山丘陵常绿阔叶灌丛28.050.2000
灌草丛20.110.1400
城镇414.642.892129.2414.85
水库60.710.4289.310.62

1.低山丘陵常绿阔叶灌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自然演替②转为水田③工程活动④旅游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成都市植被景观(     
A.丰富度增加B.破碎度增加C.总面积稳定D.多样性提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从表中数据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最易发生(     
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
郊外平原区64526796171

A.热岛效应B.内涝积水C.地下水缺乏D.干岛效应
2013-09-10更新 | 5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某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时段分布图,从根本上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严格实行交通管制
③提倡乘公共交通
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
⑤大力发展城市私人汽车
⑥增加公交车数量
⑦错开上下班时间
A.①②③⑥B.①③⑦
C.①②③④⑦D.④⑤⑥
2.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根据该城市日气温变化图判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A.0~4时B.6~9时C.10~15时D.15~19时
2010-05-15更新 | 5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丹麦的都市农场设计别致,由24个圆形结构组成,每个圆形都被绿篱分割成了16个梯形结构,每个梯形结构都是一个独立的田园小院落。小院落里有宽阔的空地,住户可以真正实现种花草、养宠物的愿望,每个圆形结构都有一条与外部相连的主干道,圆心部分为停车场,这种设计被称为丹麦“十六合院”。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丹麦“十六合院”的设计凸显了(     
A.住户对城市生活的需求B.住户对居住安全的需求
C.住户对田园生活的需求D.住户对土地所有权的需求
2.丹麦“十六合院”的优势是(     
A.有效推动了郊区城市化B.优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
C.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D.将城市和乡村有机融合
3.丹麦“十六合院”(     
A.适于人口密度较小的城市B.可促进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
C.适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D.有利于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2023-05-01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