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09 题号:1695208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其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耳海等子湖。

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下图为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海心山(下图)亦称仙山,山顶高出湖面77米。



(1)简述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空间分布特点。
(2)据图中滩坝的分布位置判断青海湖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阐述海心山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1200万年前,黑海、里海、咸海都作为古海洋副特提斯海的组成部分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伊朗高原抬升,古海退缩,距中亚内陆更远,咸海分离;同时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山地隆起,中亚干旱格局形成。下图为咸海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



(1)描述咸海的形成过程。
(2)分析板块碰撞地形隆升加剧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
(3)说明干旱气候对咸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2020-09-19更新 | 4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由 143 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组成,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天然大型平原洼淀。白洋淀在第四纪因地质构造上的渤海凹陷,由于黄河与海河水系作用下由海而陆,由陆而湖,最终河水于此滞留而成。淀中生长的芦苇曾经是当地农民养家糊口的 “摇钱苇”。近年来,白洋淀秋冬季却出现大量芦苇弃收、倒伏水中的现象。图1、2为华北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拥有鲜明特征: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泉水从崖壁顶端汇汲成流从崖壁处成瀑倾泄入湖,又因特色的“Ω ”形的嶂谷,瀑布泄落过程中如一道屏障与嶂谷之间留出很太空间。图3、4为嶂石岩地貌图。

(1)分析白洋淀景观的形成过程。
(2)简述近年来白洋淀芦苇弃收、倒伏水中的原因,并提出资源化利用芦苇的措施。
(3)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Ω形嶂谷的形成过程。
2021-04-24更新 | 2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鸟尤尼盐沼(左图)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906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656米。数百万年前,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史前巨湖;而今,形成世界最大的盐沼。每年旱季湖水干涸,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质硬壳(右图),人们可以驾车驶过湖面。雨季则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湖,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天空景色,被称为“天空之镜”。盐沼的锂矿储量丰富,玻利维亚政府提出锂矿开发由国内企业控制,外资公司限定于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方针。



(1)简述乌尤尼盐沼的形成过程。
(2)推测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的最佳观赏时期并说明原因。
(3)指出玻利维亚政府制定该锂矿开发方针的目的。
2022-07-11更新 | 4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