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1 题号:16984646

下图为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A.台湾海峡B.东非大裂谷C.渭河谷地D.科罗拉多峡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2021-09-01更新 | 153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由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海岛,曾为火山口的南湾沿岸及西岸少有宽广沙质海滩,多发育陡峭崖壁,且崖壁不同高度残存大小不等的洞穴。下图为涠洲岛地理位置、南湾崖壁四级洞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侧相比,涠洲岛西侧(     
A.多岩石海岸B.海滩发育空间大C.泥沙来源多D.西南季风较弱
2.图示四级洞穴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
2024-01-15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2.若右图中发现③地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则
A.开采石油不应选择在①处钻井B.它们的分布自上向下依次为气、水、油
C.在①处背斜钻井.无需增加安全设施D.石油开采到后期可向井内注水增加压力
2017-12-12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