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4 题号:169860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属于断层湖,是非洲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地势东高西低,湖区东部流域面积明显大于西部;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位于其北部,深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流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并且最终汇入刚果河,但目前已呈明显淤塞状态。流域内年降水量为820~1600mm。坦噶尼喀湖周边和湖中的生物种类都相当的丰富,光鱼类就有300多种。下图示意坦噶尼喀湖流域。



(1)说明坦噶尼喀湖流域地形地势特点对坦噶尼喀湖的影响。
(2)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试说明主要原因。
(3)有科学家预测,坦噶尼喀湖将来会干涸。试说明其依据。
22-23高二上·湖北恩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如图),是常见的河流泥沙堆积地貌之一,部分河流阶地是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局部陆地垂直运动)引起流水作用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发育;气候变化是气温、降水变化,导致河流的冲淤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又往往是区内人类居所、农田、道路、工矿建设的主要分布场所。

(1)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
(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偏暖湿时,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下切作用。分析其合理性。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分析大面积的河流阶地能形成高产农田的有利条件。
2020-10-15更新 | 7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在土壤剖面上形成的干燥化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稳定持水量)。土壤干层在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广泛,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2008年10月土壤干层量化指标在剖面上的示意图。研究表明,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布范围持续发生变化。黄土高原1961~2010年的平均气温增长了1.91℃,年降水量减少了29.11mm,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在黄土高原的半干旱区种植大量的乔木林,在半湿润区种植高密度、高生物量的林草树种,这些人工植被生长到6~10年后开始退化,大都成为“小老头树”。


   
(1)推测黄土高原地区在1961~2010年土壤干层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化程度在小范围山地的局地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分析不同坡度和坡向对土壤干化程度的影响。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土壤干层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06-21更新 | 1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有关数据表明,阿尔卑斯山系冰川总体上呈退缩态势。下图示意利用遥感影像获取的1984~2013年阿尔卑斯山脉中段(瑞士境内)各个坡向冰川分布及退缩比例。



(1)说明阿尔卑斯山脉中段北坡冰川面积大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判断阿尔卑斯山脉中段山区冰川面积减少最少的坡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阿尔卑斯山脉中段各个坡向冰川面积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2-01-04更新 | 3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