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1 题号:17001868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B.距海较远C.降水较多D.纬度较低
21-22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

土壤主要分布地区有机质含量(%)统计的标本数
暗棕壤东北地区2.14~16.429
棕壤山东半岛2.07~7.0532
红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47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B.人类活动C.地形D.气候
2.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9-02-01更新 | 23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山到丁山,山麓自然带(基带)的变化反映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甲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较丁山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B.纬度低C.降水多D.蒸发少
2020-06-17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理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A.甲——全年高温,降水多B.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
C.丙——全年酷寒,降水多D.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
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一致
3.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天系密切的是
A.全年高温的气候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
C.流经沿岸的暖流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
2016-11-18更新 | 4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