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470 题号:17029759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图中字母为地质年代,地层由早到晚依次为O、C、P、K,地层产状的短线为坡面倾斜方向,坡度为倾斜角度;褶皱中背斜的核部地层最老,向斜的核部地层最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区域(     
A.为背斜,O3为核部B.为向斜,P为核部C.为背斜,P为核部D.为向斜,O3为核部
2.图示地质活动(     
A.变质带形成于断层活动之后B.岩浆活动形成于断层之后
C.断层活动形成于P后K前D.造成花岗岩分布区被侵蚀成河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图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沁水盆地富气区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
2.有利于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条件是(     
A.煤层的埋藏深度浅,裂隙不发育B.变质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
C.地下水活动较弱,地下水封闭好D.煤层气覆盖范围小
2021-09-02更新 | 31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处为向斜B.②处断裂上升
C.③处为火山D.④处断裂下沉
2.图中地区依次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3.砂岩与花岗岩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A.安山岩B.板岩C.石英岩D.大理岩
2023-03-13更新 | 2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重庆是中国西南岩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区面积约为全市总面积的36.49%,岩溶泉是岩溶水出露地表形成的泉,图左是重庆岩溶泉地质剖面图,图右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左图中岩层及构造等说法正确的是(     
A.E断层发生在①岩层形成前B.②处底部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C.F处易有泉水出露,适宜建坝蓄水D.③处顶部适合修建采石场
2.岩溶区岩层与右图中相对应的岩石类型以及岩溶区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丙;沉积作用--断裂下降--流水溶蚀B.丁;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
C.丙;流水溶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丁;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2023-12-21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