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2 题号:1716780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常州市地处长三角腹地,20世纪60、70年代,“老常州”沿沪宁铁路呈东西向发展。改革开放后,武进、新北迅速崛起,城市向南、向北拉开框架。近年来,随着溧阳、金坛快速发展,常溧一体化、常金同城化加快推进。

材料二   2022年5月,常州市公布了“两湖”创新区概念规划,“两湖”创新区位于滆湖与长荡湖之间,跨金坛区、武进区、钟楼区和溧阳市,是常州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新方向。常州在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先进地区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创新区的发展定位于“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远景规划常住人口230万,打造成为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

材料三   图为“两湖”创新区“两湖四带八组团”规划示意图。

(1)说明常州规划建设“两湖”创新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两湖”创新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指出规划建设的“湖链生态带”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贡献。
(4)简述契合“两湖”创新区“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发展定位的主要措施。
22-23高三上·江苏常州·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开罗已发展成为中东第一大城市、非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但埃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让新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据统计,埃及人口在2020年初就已突破1亿人大关,按照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未来40年内埃及人口将翻一番。由于大部分国土被沙漠覆盖,埃及只有8%的土地有人居住,其中,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开罗人口超过2200万人,其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人。

材料二   在埃及开罗以东45公里的茫茫沙漠中,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这里是埃及新行政首都所在地,埃及政府从2021年12月开始迁往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下图左图),可容纳650万人口。新首都Q区内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

材料三   下图右图示意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

   
(1)指出人口的过快增长给开罗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2)分析新首都选址在左图中甲地的原因。
(3)推测右图中Q区最可能的功能区类型,并说明Q区建筑物特点产生的作用。
2023-05-18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总面积334.6万平方千米,分布有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公园以及河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黄河流域是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沿河主要城市群包括代表重要产业基地的兰西城市群,代表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代表重要能源与原材料基地的“几”字湾都市圈,以及代表蓝色经济示范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等。下图为黄河流域及典型城市群范围图。



(1)指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定位为蓝色经济示范区的优势条件。
(2)分析黄河流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区域的原因。
(3)请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绿色生态示范区提出合理的措施。
2022-12-26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2022年6月武汉市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国际湿地城市——武汉”的调研。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实例,论述武汉成为国际湿地城市对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提示:从地域文化、大都市辐射功能、碳排放等视角展开论述)
2023-01-12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