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海岸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7229553

下图示意某地貌发育的四个阶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沉积D.海浪侵蚀
2.图示海岸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丙—乙—甲—丁D.丁—乙—甲—丙
【知识点】 海岸地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巴巴多斯位于西印度群岛最东端,为珊瑚石灰岩海岛,面积431平方千米。位于巴巴多斯东海岸的蘑菇石,是其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下左图为巴巴多斯地理位置,下右图为蘑菇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蘑菇石”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断裂下陷B.海水侵蚀C.地壳抬升D.风力侵蚀
2.下图中②为内力作用,则巴巴多斯东海岸的蘑菇石最可能是下图中(     
A.甲B.乙C.丙D.丁
2021-11-01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平坦海床上,形成了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表层离岸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砾石、砂砾、砂。下图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床上“近岸凹槽”的形成过程是(     
①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向下流动
②急速海浪涌向海岸,使海岸处海水面抬高
③近岸海底物质长期遭受侵蚀搬运形成凹槽
④向下流动的海水侵蚀近岸海底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利于“近岸凹槽”形成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A.海底水流速度差异B.海底物质粒径差异C.海面风速差异D.波浪大小差异
2022-08-02更新 | 47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在国外的冲浪纪录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冲浪者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炫酷画面,这项过去在国内颇为冷门的海上运动,近几年在中国的海岸线上火热起来。下图为中国主要冲浪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夏天,国内对冲浪的市场需求激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人们对冲浪运动的了解加深B.疫情使得国外度假热度下降
C.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2020年夏季的风浪更强更大
2.海南的冲浪点多于广西,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差异B.配套设施C.温度条件D.人口密度
2021-06-27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