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5 题号:17231713

浙江缙云“菱鸭共生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菱白生长在浅水中,不耐寒冷、高温和干旱。科研人员研究出母菱杆扦插育苗和平铺育苗两种育苗方式,并采取双季菱白生态种植模式。图为双季菱白生态种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缙云县茭白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学技术、市场B.水源、气候C.土壤、市场D.种植经验、交通
2.该模式体现的生态效益有(     
①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减少水土流失              ④减轻土壤盐碱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种植B.茶叶加工
C.茶园销售D.茶叶旅游
2.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2022-12-21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无人智能农业装备等,实现全天候、全过程自主完成生产作业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已在吉林、上海等地进行了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建设无人农场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我国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无人农场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信息技术发展迅速B.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结构变化大
2.与上海相比,吉林发展无人农场的突出优势是(     
A.昼夜温差大B.夏季光照长C.农场规模大D.基础设施好
2023-03-02更新 | 10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东北平原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图,该模式生产过程中可利用沼气人工加热日光温室,获得较高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按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多少分类,图示农业类型为
A.生态农业B.商品农业C.混合农业D.集约型农业
2.近年来,当地部分农户减少人工加热,其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产量②增加光效③提升品质④延迟上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16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