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1 题号:17256752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降雨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2.9+0.9
200-4002.8+0.8
400-80045.9+8.9
≥80048.4-10.6
1.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区划调整B.农业技术进步C.产业结构优化D.运输条件改善
2.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有利于(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水热资源高效利用
C.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D.降低旱涝灾害风险
3.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发,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首先应采取的对策是(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B.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C.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技术,对耕地采用“上田弃亩(垄)”(图1)、“下田弃畎(沟)”(图2)的方式,我国某地区经常交替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为(     
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与图1的耕作方式相比,图2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是(     
A.灌溉更便利B.光照更充足
C.受风沙危害更小D.昼夜温差更小
2020-08-22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发达便利的交通线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种类B.成本C.新鲜度D.品质
3.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完善了服务功能B.扩展了地域范围C.推动城市化进程D.改变土地利用类型
2022-06-03更新 | 12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火龙果是仙人掌科的多年生攀援性的热带亚热带果树。福建的火龙果种植需通过遮盖方可安全越冬。与福州以北、以西区域的大棚种植不同,福建沿海低平地区选择给火龙果覆盖地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沿海低平地区不采用大棚种植火龙果,其原因可能是(     
A.空气湿度较大B.冬季温度更高
C.降低生产成本D.增大昼夜温差
2.与普通覆盖薄膜相比,给火龙果覆盖地布,主要为了(     
A.提高保温效果B.增加空气流通
C.降低覆盖成本D.保持覆盖耐久
2021-03-15更新 | 7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