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725905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4月3日至10日,中央电视台首次全媒体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奇观。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跨越东非高原上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迁徙行程3000千米。



(1)非洲自然带从甲地到丁地的变化,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2)据材料推断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奇观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哪地附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的原因。
(3)写出丙地的自然带类型________,并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__
(4)指出丁地的自然带类型,并说明该处自然带向北延伸较远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该国西北部的须德海原来是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1932年,荷兰筑起长达30千米的拦海大堤,并通过庞大的排水系统排成纳淡,使原先与北海相通的须德海成为荷兰最大的淡水湖——艾瑟尔湖(如下图所示)。荷兰在湖泊周边继续排水新造陆地,并在其上建设垦区和域镇。20世纪六七十年代,艾瑟尔湖水质一度变差。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



(1)结合水循环各环节,推测艾瑟尔湖形成后湖水逐渐淡化的原因。
(2)分析近年来荷兰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的原因。
2024-03-07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海南部的辐射状沙洲群是亚洲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之一,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区域,大量候鸟在此停歇、换羽和越冬。该海域拥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辐聚辐散潮流体系,南北两大潮波系统的叠加使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强,潮起潮落的定向往复流运动像一把永不疲倦的巨大耙子,塑造了今天规模巨大的沙洲群。沙洲群的沙脊不断生长,沙槽水道不断加深,两者相间分布,仿佛一把“巨扇”伸向大海。图1为候鸟迁徙通道及沙洲群位置图,图2为沙洲群形成的海潮动力图。

材料二:洋口港是一座离岸型深水港,坐落在一条沙脊带上,它打破了淤积型海岸难以建设良港的禁忌。(见图2)



(1)分析辐射沙洲群对候鸟活动的积极作用。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沙洲群中潮汐通道不断加长加深的原因。
(3)简析洋口港成为深水良港的区位条件。
2020-05-09更新 | 3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2020-10-12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