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727145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系东部邛崃山脉的腹地,巨大的海拔高差形成了6种不同类型的垂直分布生境带,使这片“大熊猫王国”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自然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山林外貌季节变化最明显,景观十分艳丽;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砾石层下面的土壤稀少且贫瘠,主要生长风毛菊、红景天等植物。图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



(1)推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说明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砾石层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朗赛岭爬坡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南部的宽谷地带。冬春干旱多风,夏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宽谷中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水流分汊扩散,因此在河漫滩、河谷平原、河流阶地沙丘地貌典型。河漫滩沉积物分选最差;河流阶地—迎风坡—背风坡的沉积物平均粒径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图1为采样点区线图,图2为地形创面图。



(1)分析爬坡沙丘沙粒来源。
(2)从动力角度简要分析爬坡沙丘从沙源地到沙丘的形成过程。
(3)河流阶地—迎风坡—背风坡的表层沙丘沉积物平均粒径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分析其成因。
2023-03-03更新 | 90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的小明同学暑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研学内容是观察中国的植被和土壤。小明与同学们从海口出发北上,途经长沙、太原、哈尔滨,最后到达漠河。沿途小明看到了不同的植被和景观。下图示意小明研学路线及黑土剖面。

(1)指出导致海口到漠河自然植被变化的根本因素____

中途,研学小组到“枫叶之都——辽宁本溪”开展地理实践考察,研学小组在考察前利用网络了解处于外流区的本溪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在实地考察后小组成员绘制了研学考察图。

(2)图中太子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环节;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3)本溪地质博物馆馆藏的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____代。
(4)本溪水洞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溶洞,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溶洞内的石钟乳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这些地貌统称为____地貌。

每当秋季,关门山幻化为层林尽染的七彩世界。随着枫叶飘零,一年一度的赏枫季亦告结束。

(5)图中枫树所属森林植被类型名称为____
2022-08-07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处分布,乙在____处分布。
(3)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A.B.
C.D.
(4)下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__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图中迎风坡为____(填字母)。
2022-12-1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