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73 题号:17284840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6日1时42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发生3.4级地震,震中位于36.92°N,95.85°E,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应该位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
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波首先到达地面B.乙波首先到达地面C.丙为莫霍界面D.丁为古登堡界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B.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圈层的依据
C.纵波、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速度均增加
D.横波速度快,纵波速度慢
2018-01-16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1年11月21日18时51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震中)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多地民众通过手机等提前接收到了ICL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地震预警。下图示意地震发生时重庆市和成都市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对地面建筑的破坏能力更强B.震源位于地幔
C.纵波到达时地面建筑前后左右摆动D.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2.ICL地震预警系统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主要是利用(     
A.人们对该地地质构造的研究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D.人们对地震发生条件的研究
2022-12-20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35.7°N,102.79°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有多个震级B.地震波向下经过莫霍面速度增加
C.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地幔D.震感为先有左右摇晃,后有上下颠簸
2.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包括(     
A.GPS技术——确定地震震级和烈度B.RS技术——统计人员伤亡数字
C.GIS技术——设计救援的路线和方案D.BDS技术——制定灾区重建计划
2024-01-28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