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7362400

太阳辐射通过照射地面使地面升温,地面向大气发射长波辐射,并和大气进行感热和潜热交换,实现了地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位于藏北高原的某观测站海拔为4519.5m,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为655.8mm,下垫面为草甸,夏季降水后地表坑洼处会有积水,使得下垫面长时间处于湿地状态。甲乙两图是该地测得的两种辆射在不同季节的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种辐射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面长波辐射,乙—大气逆辐射
B.甲—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乙—大气辐射
C.甲—大气逆辐射,乙—地面长波辐射
D.甲—大气辐射,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影响图甲中夏季辐射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和纬度位置B.太阳高度和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D.植被覆盖率和太阳高度
3.关于乙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辐射量明显大于其他季节B.其季节变化由下垫面性质决定
C.日变化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小D.春秋两季日变化在夜间差异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秋冬季节,我国环渤海区域由于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侵入与前期暖湿气团混合,易形成大雾。观测统计发现,该区域大雾日数每年10-12月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秋冬季节,形成该区域大雾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A.日照变长B.对流旺盛C.逆温增强D.锋面过境
2.我国环渤海区域大雾日数每年10-12月份最多,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入侵容易形成(     
A.稳定低压和较大风速B.不稳定高压和较大风速
C.稳定高压和较小风速D.不稳定低压和较小风速
2021-09-15更新 | 112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3日上午7点40分左右,位于九州岛南部的樱岛南岳山出现剧烈火山喷发,过后出现降水天气。下图示意南岳山位置及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樱岛南岳山喷发释放的岩浆来源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降水天气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火山喷发使(     
①大气受热上升②大气尘埃增加③二氧化碳增加④海洋蒸发加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3-07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可能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9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云量最多的地区是20°N
C.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
D.2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
2.下列地区有效总辐射量最多的是(   )
A.青藏高原B.西欧平原C.西伯利亚地区D.刚果盆地
2016-10-19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