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2 题号:1737088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且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判断与B区域相比,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上左图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上右图中甲所示)。长期以未,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2)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2022-06-19更新 | 1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汉城市圈是由武汉及其周边八个大中型城市组成的城市联合体。下图为武汉城市圈地图。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光电子、汽车、生物医药工业基地,又因高校数量众多而被称为“大学之城”。为发挥校友在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自2017年提出“百万校友智资回汉工程”以来,武汉已从国内外各大城市吸引包括院士、企业家在内的大量高层次校友人才“回汉”。


(1)说出武汉吸引高层次校友人才“回汉”的条件。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便利的交通和通信等条件,近年来,武汉城市圈九城市间形成了产业转移“双迁模式”,武汉将企业的加工基地迁移到周边城市,周边城市将企业总部或研发、销售中心布局在武汉,携手打造世界产业集群。


(2)说明“双迁模式”对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10-17更新 | 19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北海道上士幌町(“町”是日本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我国的“镇”),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其第一产业2010年占比34.4%,包括粮食、食品产业、农民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其第三产业2010年占比52.9%,包括观光疗养业、福利事业。曾经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上士幌町人口流失居住分散,并出现大量分散的空房、空地,城镇运营成本高、活力不足。

材料二:图甲为上士幌町人口年际变化图(含预测),图乙为1995年来上士幌町人口增减数量统计图



(1)指出1965年以来上士幌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上士幌町人口迁移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2022-06-1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