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75917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湘西,几乎全境附着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寒武纪古海洋中隆起的武陵山脉之上,地质成分主要为石灰岩。石灰岩地质常常演化为岩溶地貌,也称为“喀斯特地貌”。与众不同的是,湘西的喀斯特地貌正处于发育中。岩溶峡谷群之间分布着典型的岩溶台地和陡峭的峰丛山地(下图)。湘西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斜坡地带,区内硅质石灰岩和泥质石灰岩相间分布,硅质石灰岩岩性坚硬,抗物理风化能力强,但易被化学溶蚀;泥质石灰岩比较难溶。



(1)从地壳运动的角度,简述湘西岩溶峡谷群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
(2)推断图示岩溶地貌从最初浅海海域演变至现阶段所经历的内外力作用。
(3)解释峰脊区域比台地区域峡谷密度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图甲北京市略图,图乙北京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描述北京市主要地形的分布特点。
(2)根据图乙分析北京平原形成的过程。
(3)根据图甲说明在地形影响下,北京市交通线的分布特征。
2019-02-22更新 | 1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距今20万—200万年前,青海湖(下图)还是一个外流湖,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进入黄河。后经构造运动,青海湖逐渐演变成闭塞湖,湖水也逐渐变咸。据科学家推测,明朝时期,青海湖面积约为5000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积逐渐缩小,到2004年达最小,约为4100多平方千米。此后,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2017年约为4400多平方千米。

材料二:小明随团队前往青海湖开展暑期研学旅行。汽车翻过日月山,便到了倒淌河镇。导游介绍,倒淌河镇因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而得名。西行至二郎剑花海,小明看见四周满是金黄的油菜花,如地毯一样铺开,一直延伸到湖边,路边还摆放着很多蜂箱,在与蜂农交流后,得知蜂农是在甘肃定西采过槐树蜜之后赶来这里的。导游说,这里海拔高,油菜是只开花不结籽的,由于政府的扶持,才能让大家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海。



(1)推测倒淌河流向发生改变的原因。
(2)说明当地牧民积极种植油菜的理由。
(3)分析近十几年来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原因。
2022-03-13更新 | 2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表的岩石类型:A____;B____;C____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①____;④____________
(3)用图中数码分别填出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     )
B.大理岩的形成(     )
C.含煤岩层的形成(     )
D.海底火山喷发(     )
2020-09-30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